首页 > 玄幻魔法 > 人在洪武,从天师到帝师 > 第531章 大明国祭,国师之名

第531章 大明国祭,国师之名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称尊 斗罗:麒麟踏天 我从斗罗镜像诸天 我一人成就修仙家族 影视:流窜在诸天的收集员 镇武天下:开局召唤宇文成都 斗罗:开局拍卖十万年魂骨 我在火影成立夸夸教 长生不死的我资质平平 关于我成了宇智波这档事

凌说来到这里,本意就是让胡惟庸给他指条路。

他也明白,皇帝当初杖责他,就是冲着打死他去的。

如果他活过来,回到锦衣卫。

他该以什么面目面对昔日的同僚不说,就是皇帝这边,希不希望他回去?

没有人比凌说更明白皇帝的凉薄。

他对于亲密的人是极好,可对于其他人,朱元璋有着不同于别人的狠厉。

凌说在家里想了好几天,才冒险在宵禁的时刻进入胡惟庸的府邸,求的就是一个指点前程。

锦衣卫的这些官员,若是论勾心斗角,比起胡惟庸他们这些老狐狸,道行可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。

“胡相,我就是希望您给我指条明路……”

凌说将姿态放得很低,再无当初身为锦衣卫的颐指气使,他的谦恭,同样带给胡惟庸极大的快感。

凌说将应天府藏在官员府中的锦衣卫暗哨名单交给胡惟庸,代表他已经交了投名状。

胡惟庸自然不会吝啬给他指点一条明路。

“凌大人,老实说,您虽然是锦衣卫的老人,也处置过不少官员!

可是您的悟性,就不如毛骧!

你和他的争论,陛下生气的地方,不在于你们谁对谁错,而是锦衣卫本身,就不应该有自己的立场……”

和张异一般,胡惟庸想看透皇帝的心思不难,在他指点之下,凌说才恍然大悟,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皇帝责罚,而毛骧却没事。

他羞愧欲绝,抱拳道:

“原来是我自己取死有道,若不是胡相指点,我还不知道我错在哪?”

胡惟庸见他接受,满意点头,他抿一口茶,继续说:

“所以,既然知道陛下的痛处,就要对症下药!

陛下这个人,虽然心性凉薄,但对你其实还是不错的!

洪武三年的那场刺杀,你没有被牵联进去,已经是陛下念旧情!

而这次选择用杖责,虽然也有打死你的意思,可如果陛下真想杀人,拉你出去赐死就是。

别看同样是动了杀心,但这两种态度,其实有微妙的不同。

如果是后者,你自然已经死了!

可前者的话,是陛下留着一线生机,把你的命交给老天爷!

如今你活下来了,就等于你半只脚从鬼门关抽回来。

可是要是做的不好,陛下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你。”

凌说对胡惟庸的分析心服口服。

“胡相,请给我指条明路,若是我能苟活下来,以后风里雨里,我都跟着胡相干了……”

他也明白开弓没有回头箭,从将名单交给胡惟庸开始,若是此事曝光,他就是满门抄斩的命。

胡惟庸从凌说身上再次确认了他的诚意。

才施施然说道:

“其实很简单,就是凌大人将姿态放低一些……”

“就这?”

凌说还以为胡惟庸说的是什么妙计,结果却是如此简单。

胡惟庸似笑非笑:

“凌大人看着简单,但做起来可是很难!

本相让你放低姿态,不是对陛下放低,而是对毛骧……”

凌说脸色登时黑下来,他可以对朱元璋卑躬屈膝,却唯独不愿意给毛骧屈服。

毛骧是什么东西?

他和高见贤执掌检校的时候,那家伙还只是个小人物……

这小子不过是趁着朱元璋将检校改成锦衣卫的关口,趁他们去忙锦衣卫的事,趁机讨好皇帝罢了。

胡惟庸不说话,只是默默地看着凌说。

凌说冷静下来之后,却恭敬地等着胡惟庸的解释。

“陛下既然还有那么一丝念旧,你就要明白陛下的诉求!

锦衣卫内乱,是他决不允许发生的事情,所以你病好之后,去皇宫跪多久都没用。

去毛骧那里跪下,服软,用你的行动告诉陛下,你不准备成为锦衣卫内部的祸乱之源,才是最重要的……

而且,锦衣卫的部分权柄,本相也建议你让出去……”

胡惟庸敦敦教导:

“你别觉得委屈,能保住自己的性命,才是最关键的!

且你去认错,毛骧的压力会比你更大……”

凌说闻言,恍然大悟,他激动之下,差点跪下。

只是因为身上的伤口,他疼得倒吸一口气。

胡惟庸摆摆手,道:

“都是自己人,凌大人不必如此!”

毛骧看了看外边的天色,以及隐约传来的打更声。

他才醒悟过来,自己在这里待的太久了。

“胡相,改日有机会再听您教诲,我回去马上按照您的指点,去给毛骧请罪……”

胡惟庸微笑点头,在凌说要走的时候说了一句:

“你等等!”

他说完,就当着凌说的面,在书房的暑假后边,打开一个暗格!

胡惟庸将暗格里的东西拿出来,放在凌说的手上:

“你身子骨弱,虽然恢复了,但少不得要买点东西补补,而且本相知道你夫人为了给你治病,已经耗尽家财!

她也不容易,平日里你得罪人,她给你一起担着!

没道理不让她过点好日子。”

凌说呆呆地看着手上的金子,上边传来的重量,怕不是有十几两。

十几两金子,放在黑市,少说也能兑换一百多两银子。

以胡惟庸的俸禄,虽然朱元璋提过一次俸禄。

但这些银子对于胡惟庸来说,也绝对不是小数目。

除非,这位宰相大人,另有来钱的来路。

当着一个锦衣卫的面,胡惟庸公然将自己贪腐过来的钱,用来贿赂自己。

凌说只觉得百感交集。

他脸色青红交加,犹豫了一会之后,果断将银子收起来。

那一瞬间,他眼中还有一丝狠厉之色。

想起自己明明位高权重,到头来一场重病,却连看病的钱都不起,他就忍不住怒从心起。

朱元璋无法给他的东西,他终归还是在别人这里得到了。

“大恩不言谢,胡相对我的好,我记在心里!

胡相,咱们以后再联系!”

凌说转身,消失在夜色之中。

聊了一夜,胡惟庸只觉得一阵疲乏。

只是肉身的疲乏,却掩饰不了精神上兴奋。

他的投资是正确的,锦衣卫,他最为头疼的锦衣卫,却因为自己的投资,变成了自己的助力。

“大事可成啊!”

胡惟庸的脸上,满是疯狂的笑意。

……

“凌说负荆请罪?”

周通去给报社交接情报的时候,将这个消息告诉张异。

“他没事呀,那是真命大……”

张异很久没有关注过凌说的消息,或者说,他和别人一样,也早就认为凌说必死。

可他也不得不感慨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。

说命不该绝的,肯定是命不该绝。

按照周通的说法,凌说病情才刚有好转,就光这身子,在冰天雪地中去往镇抚司衙门,亲自给毛骧请罪。

他的行为,一时间引起轰动。

周通在那边感慨,张异笑了:

“这位凌大人,似乎开窍了!

他这做派,不是做给毛骧看的,而是做给宫里那位看!

所以,现在他怎么样了?”

“毛大人能怎么样,人家姿态都放得这么低了,自然是要表面上原谅他!

凌说这次为了保命,也是舍得!

咱们锦衣卫您也知道,大家伙分的权力就那些!

其中最为重要的权柄,就是抓捕百官,彻查贪腐。

以前这一块就是凌说管的,虽然毛大人上了位,可他依然管着这一块。

大人有心收回他的权柄,奈何他的反抗,才导致二人的矛盾。

而这一次,他主动放弃了这部分的权力,大人反而不好意思。

或者说,大人也怕陛下认为他专断,所以给他留了一些!

但就算如此,他也让给毛大人很大的好处,才换取毛大人的原谅!

而陛下那边……

据说他入宫跪了一个时辰,陛下还是念旧情,恢复了他的职位!”

“聪明人,这是得了高人指点?”

张异认识凌说也有小十年了,虽然并不了解这位锦衣卫同知,可也知道此人绝不是什么政治情商高的人。

“不知道,不过看起来不像……”

“也许,是真的开窍了吧!”

这件事不过是张异生活中的小插曲,他并没有放在心上。

他现在唯一要做好的事,就是完成国祭。

这一天,也很快到来。

初一,

大明的礼部和一众官员,开始忙碌起来。

张异早早来到朝天宫,沐浴更衣。

他看着熟悉的地方,装点起熟悉的高台。

邓仲修就站在他身边,说:

“师弟,说起来朝天宫举办国祭的传统,还是当初你让皇帝祭奠英烈……

现在想想,都多少年了……”

张异回头,当年十六岁的邓仲修,如今也留起胡须。

二十多岁的人,却已经有了一些道骨仙风的模样。

“是呀,都八九年过去了……”

张异眼中也出现缅怀之色,当年就是在这座高台,老张为英烈招魂,祭奠。

当时的老张,虽然被拿了天师位,但因为药王太上的关系,也算是意气风发之时。

而现在,身为天师之子,他也要接过老张的棒子,为大明举行国祭。

吉时将至。

朝天宫里,人逐渐多了起来。

除了礼部的官员,开始有其他官员开始到场。

皇帝和朝廷中的高官,尚未出现。

只是负责维持秩序的周通告诉张异,此时他们已经在前来的路上。

张异和邓仲修,早早站在朝天宫门口等候,不多时,皇帝的车辇,缓缓行来。

“恭迎陛下!”

张异等人,跪下,朝着皇帝行礼。

朱元璋带着太子朱标,从车辇上下来。

“张爱卿,跟着朕……”

朱元璋走过张异身边,开口道。

张异起身,跟在朱元璋身后。

那些官员看着他,眼神复杂。

朱元璋无时无刻不用行动向别人证明,张异圣眷正隆。

而且聪明人也反应过来,自从老朱公布张异的功绩之后,他们才明白过来。

过去朱元璋对张正常的宠幸,很有可能来自于张异。

“无从下手呀!”

百官和皇帝有一段距离。

汪广洋和胡惟庸自然走在官员的前列。

胡惟庸听着汪广洋的感慨,笑道:

“汪相,此子大势已成,可捧不可压!”

汪广洋闻言,斜眼看他:

“所以这就是你不反对皇帝关于封他为国师的建议?”

胡惟庸点头,就在这场国祭之前,朱元璋给他们说过关于张异封赏的事。

一个国公之位,和一个国师的虚名。

老朱选择了后者。

不过这件事,引发了许多人的反对,最为激烈的,自然是汪广洋。

本来他以为胡惟庸会和自己站在一起,但胡惟庸却主动同意了朱元璋的做法。

这让本来同气连枝的文官们,措手不及。

皇帝也顺水推舟,将这件事给定下来。

“让皇帝封他为国师,总好过陛下封他国公之位强!

他的功劳,无论是军功,还是社稷之功,拿个国公绰绰有余,您说是吧,汪相?”

汪广洋微微愣住,旋即一想也是如此。

张异的功劳,实在太多了。

无论是南北分榜、科举改革、疫苗接种,都是改变大明局势的大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你也配救世? 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 内战美利坚:我在德州当警察 全民觉醒:一拳一个,你管这叫辅助? 无敌龙帝 开局成妖,我把天道玩崩了 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 [足球]大聪明 乙骨同学禁止攻略 她在娱圈摆烂的日子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