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魔法 > 人在洪武,从天师到帝师 > 第193章 一句话省却百年努力

第193章 一句话省却百年努力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称尊 斗罗:麒麟踏天 我从斗罗镜像诸天 我一人成就修仙家族 影视:流窜在诸天的收集员 镇武天下:开局召唤宇文成都 斗罗:开局拍卖十万年魂骨 我在火影成立夸夸教 长生不死的我资质平平 关于我成了宇智波这档事

第193章 一句话省却百年努力

南北榜方案出来之后,老朱为了促进北方振兴,他做出一个一个历史上没有的神来之笔,那就是科举移民!

凡有心功名的南方学子若是觉得皇帝侵犯自己的利益,可将户籍迁徙北方!

开恩科之前迁徙者,以后可以适用北方户籍。

这个决策,就是张异这种穿越者听着,都觉得老朱十分牛逼。大明的士林之中,老朱的这个政策更是引起极大的讨论。

攻击老朱的大儒和学子不少,可是大家的身体还是很诚实的。

从南北榜方案出来,因科举迁徙到北方的士子不少。

这还是因为大都未定,当时人心惶惶的情况下迁徙的人口,等大明拿下大都之后,又有不少人决定迁徙北方。

如今已经过了八月,马上就是九月。

北方已经快要入冬,所以这股风潮暂时还没达到高峰期。

皇帝估摸着,明年开春,迁徙北方的商人、读书人估计还有不少!

皇帝将这种现象叫做科举北迁,北迁一事一直是他最为得意的政绩之一,但朱元璋其实也头疼一个问题。

因为张异说的寒冷期,其实北方失去经济中心的地位是注定的。

农耕社会的经济地位,往往是由最基础的农业来决定的。

也就是说,北方的农耕其实一直成问题。

就说粮食产量来说,北方的主要作物是麦子,同样是主粮。

小麦和水稻的产量差距太大了。

小麦的亩产撑死一石,大部分的田地连一石都没有。

水稻的话,亩产正常情况下都是比小麦高的,同样是最好的土地,哪怕就是张异号称的如今还没将地力发挥出来的眼前,1.7石的亩产,产量就将近小麦的两倍。

这就意味着北方和南方就算情况相同,粮食产量都是南方的一半,更不用说北方如今的生产环境,更是不如。

大明目前的情况,是整个华夏许多州府别说给朝廷交税,它们连养活自己都难。

地方难,朝廷也难。

所以就算农民起义,还是时有发生。

皇帝想过迁都北平之后,他也一直在算经济账。

迁都最难的问题,还是粮食的安全。

漕运必须开起来。

海运也不能落下!

可是就算加上这些,如果整个北方都需要南方输血,那也太难了。

只是水稻北迁几个字,就让朱元璋如遭雷击。

他赶紧追问:

“我没听清楚,你说水稻北迁,北方也可以种水稻?”

“是呀!”

张异理所当然的样子,水稻至少在北方的一部分地方是可以种的,这个一部分,甚至包括了后世华夏粮仓之一的东北。

只是在大明以前,严格来说在康熙推广北方水稻之前,

大家认为北方不能种水稻这件事,是天经地义。

水稻性喜湿热,这是常识,也是因为这个【常识】,加上人口流动不算频繁的原因,从没有人想过这件事。

后来,万历年间,确实也有人提议将水稻种往北方,以缓解朝廷的压力。

只是那时候,文官集团早就盘根错节,势力壮大,加上朝廷税收的不合理,从官员到百姓,都反对此事,关于北方种水稻的事情被搁置下来

一直到了清朝,康熙这个喜欢农耕的皇帝出世,才将这件事落成!

朱元璋一脸懵逼,所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?

不需要一些别的前置条件?

他再三反复向张异确认,得到肯定答案之后,老朱的表情跟日了狗一般。

如果说需要很多前置条件,他大概可以理解推广水稻之难。

可仅仅是因为没人去说,没人去试,那他就觉得太冤了。

只是这个小小的改变,就可以将整个华夏北方的潜力发挥出来,这间接上也是能改变大明国运之事。

凭空多出将近四分之一的粮食产量,这是何等恐怖的数据。

如果加上张异说的各种种植的小方法和沤肥技术的改善,说不定还真能成事?

沤肥之类的技术先不说,光是水稻能种过去这件事,就够皇帝兴奋得睡不着了。

“如果你说的是真的,那我黄家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去北平买地,这件事,老子干了!”

朱元璋手握拳头,激动不已。

“要不是我张家的根基在南方,也我想去买一点……河北那地方被蒙古人当成牧场,都快杀空了……

虽然如今有点穷山恶水,但华北平原绝对有潜力可挖,比不上江南,可也绝对不差……

叔叔可以多买点!”

大明朝的都城肯定是要迁徙过去的,最多就是朱棣登基的时候。

老黄叔估计是享受不这些福利,可是黄家哥哥一定是能吃到好处的。

“对了叔叔,你福建如果有路子的话,去福建找占城稻作为种植的主要品种,在杂交水稻出来之前,这玩意还是非常好的……”

福建?占城稻?

朱元璋默默记下,今年是洪武元年,福建是老朱去年年底才打下来的,相比起经营多年的江南,福建对于老朱来说,也是新的领地。

也是因为攻打福建,大明算总还留着一些水军的底子。

这也是老朱敢给沐英凑出船只的底气之一。

只是福建新降,老朱对福建的了解并不算多。

他更不知道有一种叫占城稻的东西让张异念念不忘。

张异给老朱解释之后,老朱百般不是滋味。

因为这东西并不是新物种,而是送两宋时期就传入华夏,却没有被推广开来。

在张异口中,占城稻的流行,可算是华夏的一次农业革命。

但这种好东西,如果没有张异提点,大概要百多年后才会被推广开来。

朱元璋深深明白马皇后那句“以未来为鉴”的意义,一句话能让他省却百年努力,这就是张异存在的意义。

占城稻,新技术和水稻北迁,就是张异敢说让天下粮食翻倍的全部内容。

这些东西做起来不比去美洲,一点都不难。

美洲之行,生死未卜。

就算皇帝再有信心,也不敢说沐英他们能顺利回来。

而占城稻之类的事,却是可以实实在在改变国运的好事。

“也许我大明国祚,因伱一句话改变!”

朱元璋建议:

“我建议你给皇帝上书,此事乃是改变国运之大事,不应只有我们独享……”

推广的意义,经过种痘法之后,无论是皇帝和张异都不能忽视。

“回头我把《农政全书》之类的东西写出来,让我爹再送一次祥瑞吧!叔叔你可要赶紧,这几个月就是占城稻收割的日子了,你今年收不到稻种,明年播种就来不及了,我可是跟我手下佃户吹了牛逼,小道会不会丢人,就靠叔叔你了!”

张异说的有趣,老朱也是乐哈哈。

原来自己去不来找他,他也会找到自己。

“行,保证不会让你在佃户面前丢人……”

老朱此时的心情不错,张异这小子果然是他的福星。

如果水稻北迁这件事被证明是靠谱的,他迁都的顾虑又少了许多。

而且如果粮食能增长一倍,天下人口的恢复,也会快上一倍。

最多只要十年,甚至七八年,朱元璋大概就能喘口气了。

人口问题缓解,他就可以着手让人修建张异口中说的京杭大运河,加上玄武军出海,保证海运的安全。

迁都这件事也是水到渠成。

什么叫做顺风局,老朱感觉自从遇上这个臭小子,他除了受点气,几乎都在顺风顺水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你也配救世? 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 内战美利坚:我在德州当警察 全民觉醒:一拳一个,你管这叫辅助? 无敌龙帝 开局成妖,我把天道玩崩了 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 [足球]大聪明 乙骨同学禁止攻略 她在娱圈摆烂的日子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