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玄幻魔法 > 人在洪武,从天师到帝师 > 第144章 效率,效率,还是TM的效率

第144章 效率,效率,还是TM的效率(1/2)

目录
好书推荐: 从庆国太子李承乾开始称尊 斗罗:麒麟踏天 我从斗罗镜像诸天 我一人成就修仙家族 影视:流窜在诸天的收集员 镇武天下:开局召唤宇文成都 斗罗:开局拍卖十万年魂骨 我在火影成立夸夸教 长生不死的我资质平平 关于我成了宇智波这档事

第144章 效率,效率,还是tm的效率

张玉这句话,狂得没边!

在刘基已经认输的情况下,他未免显得咄咄逼人。

孔讷和邓仲修听到这话,头皮发麻。

孔家子更是拼命给张异使眼色,劝他得饶人处且饶人。

刘伯温闻言不能不喜,不过看张异认真的眼神,似乎不会退缩。

张异的坚持,有他自己的道理,也有他的自信。

他所谓的课本,其实并不是他写的,而是抄了未来自己曾经学过的教材。

这可是经历了多少人的心血编撰,又不知有多少人卷出来的东西,这种荣誉感,并非张异一个人的。

刘伯温也许是天才,可张异背后代表的是未来的人民群众。

如果今天刘伯温的认输,只是承认因为他大意了才会失败,那就太瞧不起编纂教材的那些人了。

刘伯温再厉害,如果他说只凭借他的学识和聪明,就能胜过千万人一代代努力的结晶,那张异绝对不答应。

老刘:……

这个孩子是一点都不给别人台阶下呀,不但如此,他还是在台下挖坑那种!

娘的!

若不是他也有几十年读书修出来的修养,他说不定还真会骂娘!

不过转念一想,老刘却不得不承认。

就算是他认真去编撰,他也绝对编不出一本比张异更好的教材。

不是时间不够,也不是他刘伯温不够聪明。

而是张异那些教材的底层逻辑,也许才是真正的教育……

插图、文字,思考、练习,还有那奇怪的符号和标点……

这些后世习以为常的东西,放在这个时代,其实都算是降维打击。

古人也传道授业解惑,但现代教育创造出来的教育学,并且以教育学去指点,实践的事物,其实已经是另一种层面的东西。

如果不是张异去坚持,刘伯温大概还要很久之后,才会明白那十几本《算学》课本的珍贵之处。

但此时,他彻底领悟了。

“老夫同意你的看法,就算让我重新出一份教材,可比不上你手中那份!”

刘伯温很坦荡,一旦他认同张异的观点,认错这种他并不会觉得丢人。

确认了老刘输得心服口服。

张异收起自己倔强的态度,变得笑嘻嘻。

“好了,大家都坐下来喝茶嘛,何必搞得紧张兮兮的!”

刘基:……

孔讷:……

邓仲修:……

也不知道谁才是罪魁祸首。

“您老还有事?”

张异刚坐下来,就准备送客。

在他看来,反正大家事情都解决了,也不太可能成为朋友,不如早点散了?

老刘表情不变,他需要脸皮厚的时候,可以完全无视张异的暗示!

“有几个问题,我不懂!

这些是什么?“

刘伯温在纸上留下一些符号,张异看着笑:

“这是标点符号呀!”

“标点符号,似乎古书上也有?”

“先秦的时候就有,而且《说文解字》里也有收录,只是你们这些读书人不用而已!

一个个装神弄鬼,沉迷断句,自以为牛逼,其实就是扯几把蛋的事!

其实就是不想说人话,

明明是可以提升效率的事,却放着不用,现在还跑来问我是什么意思?”

张异口中嘟囔,手里却将逗号,句号,感叹号等标点符号的用法教给刘伯温。

刘伯温听他抱怨,觉得颇为刺耳。

但他一想,好像也是这个道理。

断句这种事,有时候在文人的圈子里,却当成一种技巧去炫耀。

因为古书没有标点,不同的人去断句,其实可以衍生出许多意思。

许多人还会因为断句不同,争吵个好几年。

以前刘伯温对于这件事习以为常,可张异骂出来之后,他也觉得这种事似乎……

没有太大的意义。

“著书立作是为了什么,为了讲清楚自己的道理,可是因为断句不同,他的话可能会被曲解成好多意思。

这真的就是作者本意吗?

贫道文化浅薄,所以发现有标点符号之后,可是觉得太香了!

至少我想说什么就表达清楚,不用让学生去猜,去学断句

人生苦短,读书已经够痛苦了,为师者不想着去减轻后人的负担,却要制造他们阅读的成本!

这不是教书育人,这分明是吃饱没事干!”

张异吐槽起来就没完没了了,刘伯温频频皱起眉头。

虽然他承认张异说的有道理,但这家伙说话太难听了。

皇帝对张异的未来有期许,但从张异的话语中,他完全没有站在读书人的立场之上,而更像是一个旁观者。

这种态度,并不让刘伯温喜欢。

那本算学课本上的“易先生”的名号,是他和宋濂等人对张异未来的期许。

现在的他是道士,未来如果他成为读书人,取了功名。

就算《算学十二册》的真正作者未来被曝光,已经是儒家中人的张异也会留下一段美名。

可如果这家伙就是个摆明车马看不上儒家的道士,那画面刘伯温都不敢想。

所以他就算再怎么认可张异的吐槽,却忍不住反驳:

“伱说得虽然有几分道理,但历代先贤更加注重的经学本身的传承,而不是那些盘根末节!

你能发现标点符号的作用,虽然算是大功一件,可也不能以此来攻击其他人!”

“又是旁枝末节?”

张异笑了,有些不屑一顾。

“也许就是因为儒家的风气,都是这么好大喜功,不接地气,陛下才会接受我算学入科举之事!

别人这么想也就算了,您老可是刘伯温,也有这种想法?

道理就是道理放在那里千百年也不会变,一个个研究能研究出什么新东西?

您看不起的小术,在我看来恰恰是承载传承的关键,我就不抬杠说什么纸张,笔墨之类的东西了。

儒家也好,道家也罢,本质上都是希望更好的传承下去!

传承需要教化,教化一个人,需要成本!

别的小子不说,就桌子上这些小东西如果推广开来,可让知识的传承的成本容易几倍,甚至十倍百倍!

这不比那些整天忙着故弄玄虚却看不上这些小玩意的老东西们强?

所谓小术,质变之下,便是大道!

所谓大道,若不落在实处,便是空谈!

这就是贫道我领悟的道理!”

在这个重道轻术的时代,像张异这种赤裸裸将术提高到和道平起并坐的地步的言论,其实已经算得上叛经离道。

张异对黄和父子说过,却少有对外人说出如此的理论。

因为他也知道,自己这套道理肯定不受欢迎!

“你认为道是什么,术又是什么?”

“道是思想的话,术是工具、道是因的话,术是果!如果以道为真理,术便是检验真理的标准!

以果推因,如果一门学说不能再推动世界的改变,而只是一味崇古的话,只能证明它已经逐渐被世界抛弃……”

刘伯温脸色大变,张异言语中的暗示,已经不能用叛经离道来形容。

他在暗示什么?

刘伯温觉得许存仁和皇帝错得很离谱,他们居然想要这个孩子入朝堂?

这孩子的浑身带着反骨,若是他真有一天掌握权力,这世界不给他掀翻了去?

不过好在,他是道士,似乎也无心功名。

刘伯温暗自擦了一把冷汗,亏他还想让皇帝见见张异,这家伙还是不要靠近圣上为好。

老朱也是个叛经离道的人,伺候了皇帝这么多年的刘伯温如何不知?

他对儒家的尊崇,对士子的善待,都只是出于统治需要。

那位君王心中,其实对儒家这套压根就看不上!

这两个人要是凑一块,那后果刘伯温根本不敢想。

不过,张异的这套理论,从某种程度上也不能说没错。

所谓术,就是工具!

就如人持刀,刀是工具,可人若无刀,便无力面对世界的艰险。

在科举改革之前,儒家人无限拔高了人的作用性,却忽略了工具对世界的改变。

“如果说知是大道,行是小术,知而行之,就是以前我们走过的路。

可是如果只知而不行,便如空中楼阁,流于空谈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新书推荐: 你也配救世? 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 内战美利坚:我在德州当警察 全民觉醒:一拳一个,你管这叫辅助? 无敌龙帝 开局成妖,我把天道玩崩了 一群原神coser穿到名柯世界之后 [足球]大聪明 乙骨同学禁止攻略 她在娱圈摆烂的日子
返回顶部